1、紧盯价格没实惠
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挑选装修公司了。平均每户装修者在确定装修公司前,一般会同时让2-5家居装修修公司做预算,哪家预算做得低就选哪家。其实,依据知识大家就能了解,目前的装修几乎都是手工活,所以每一个工种耗费的单位时间本钱都差不多,虽然小企业的营运、管理本钱总额较低,但分摊到每一个装修案例上的比率却和大公司差不多,他们如何可能做出比大公司低得多的预算?他们的价值哪儿来?无非就是降低工序、以次充好、追加预算等,事实上算起来最后也并没实惠多少。
2、自以为是添麻烦
最奇怪的是,那些有的装修经验却似懂非懂的业主反而吃亏最多。有位做建材买卖的业主对材料非常在行,所以在材料选择上也就一意孤行。高楼层的阳台,业主在装修时需要注意对阳台的保护,尽可能少用较重的石材铺装地板,所以设计师就用了普通的地板砖,但业主为了追求“美观”,使用较重的大理石,为了结实,又用了很多水泥砂浆,增加了阳台的载荷,结果不到2年时间,阳台的连接处就产生了裂缝,险象环生。
3、百依百顺没主意
冤枉钱花得最多的就是那些百依百顺、没主意的装修者。他们很容易相信设计师、项目经理、材料商的建议。在装修者的预算表中,大家有时会看到价格极其昂贵的高科技材料,然而装修行业并非高科技行业,涉及到的商品、服务、新技术真的是高科技的很少见。
4、贪小实惠不合算
最心痛的是装修者大钱都花了,却在小钱上犹豫,给自己添了不少麻烦。目前很多业主家装修用的建材几乎都是知名品牌的商品。但在购买开关、细木工板等小建材上,却容易疏忽。有的装修者买建材时都是冲着营销商品去的,在“买一送一”、“清仓大处置”的幌子下,拼了命地把建材往家搬,可是天下没白吃的午餐,在装修验收时不是有毒物质含量过高,就是开关没用多长时间就坏了。
5、按部就班画葫芦
最没主见的装修者就是那些喜欢仿照的业主。他们不了解自己需要什么,惟一能做的就是把在杂志、书本里看到好的装修案例照片往自家搬,根本不考虑及我们的房间是不是拥有条件。
还有的装修者为了节省开支,携带木工往家具店跑,可别以为是让木工帮着挑家具,而是让木工“室外写生”去——临摹某个上万元的欧式家具,即使这个木工有“神笔马良”之功,能“依样画葫芦”,“葫芦”是样子有了,可葫芦里卖的是否同一种药呢?要了解高端家具的细节如油漆工艺、手感等方面,不是一般手工活能做出来的。
当然,并非说从杂志中看到的好的案例大家不可以用,而是要依据自己需要和房子特征掌握借鉴,将某个局部设计闪光点用入自己家里的装修中,完全可以起到画龙点睛有哪些用途。
6、盲目攀比失理性
最可悲的莫过于那些不考虑自己实质需要,盲目攀比的装修者。隔壁邻居家居装修修得很好,花了20万,那样自己家的装修决不可以低于他,因此在原有18万的基础上追加5万;小李客厅挂上了油画,那样我们的客厅就配上价格昂贵的名家国画等等,这种心理比较容易导致过度消费。
事实上,房间的装修材料未必越高端越好,相反使用质优价廉的材料省下一些成本,用这省下的钱买些高端的家具及电器,则更为实用。豪华未必能带来舒适,重点还是要合适自己。
7、一劳永逸自作茧
最应该提醒大伙的是装修永远不可能做到一劳永逸,不要把装修看成是一辈子的事,这会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。比如做一个书架的隔板,让木工做18厘米,看着太宽,又要做成16厘米,等木工做完看着又感觉窄了,总担忧做出来的成效不是最好,恨不能任何事情都自己来,患得患失,结果把自己搞得过度操劳。事实上,不论多好的装修都有落伍的一天。